2021年1月26日 星期二

 J’s斗數札記《J老師的讀心術—富蘭克林效應》

—我們對一些事物的態度很多時候是由我們的行為決定的

1969年,心理學家Joe Jecker和David Landy曾做過一個實驗,他們找來了兩個臨時演員扮演科學家與秘書,並邀請了一些受試者來參與研究測驗,而這位科學家演員被要求在測驗時要表現的粗魯、沒有禮貌的樣子,要刻意地給受試者留下尖酸刻薄、討人厭的印象。
當受試者終於完成一連串枯燥且繁瑣的測驗之後,他們也都如預期的成功領到了報酬,但同時這個討人厭的科學家要受試者上樓填另外一份問卷。當動作到一半的時候,科學家演員就突然擋下了三分之一的受試者,要他們退錢,退錢的理由是他們做的這個實驗是科學家自己掏腰包,而他的錢用完這個實驗就做不下去了,所以希望大家能夠幫個忙,這樣子表示之後,大家也就同意把錢還給他。而另外三分之一的受試者,離開了實驗室準備要填另一份問卷之前,那個假扮的秘書用同樣的理由,要求他們把錢退給科學家,因為經費非常拮据,然後大家也就都同意了。而剩下的三分之一則順利地把他們的錢放入口袋中帶走了。

你覺得哪一組人會對科學家的印象比較好?


為了回答這個問題,最後又設計了一份問卷,內容是你對這個科學家的喜愛程度?1到12分,分數越高越喜歡。結果順利拿到錢的,給了科學家5.8分,而那些應秘書的要求而退錢的,只給科學家4.4分,最後可能讓你最意外的就是,那些還沒有出實驗室,就被討人厭的科學家攔下來要求把錢吐出來的,卻給了科學家7.2分,這一組人居然是給科學家的分數是最高的。

在紫微斗數中也有類似的概念,就是「化祿」與「化忌」。
當一個人化祿給你,你會覺得他對你很好,跟他相處通常也自在,就像是有一個大仁哥在身邊的概念,一切都很好,但這種好有時候卻會少了一點在一起的衝動,也會害怕如果更進一步的話會破壞現在這麼好的關係,總是有著戀人未滿的感覺。
但化忌就不一樣了,當一個人化忌給你,那就會讓你覺得心裡空空的,當他不在身邊的時候更是會渾身不自在,總是為他吃醋,總是為他流淚,說不上來的難受,但也因為這種難受,才會讓人朝思暮想、患得患失。
化忌這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小東西,在自己身上當然會有點不好受,但如果是自己化忌到對方身上,那就代表你有足夠的吸引力可以吸引到對方,只要好好努力,結果通常都不差。但如果天生沒有化忌到對方身上,也不一定表示就沒有機會,我們可以利用「富蘭克林效應」來製造一樣的效果,命盤不能改變,但命運可以改變,利用一些小技巧,也能夠在對方的心裡掀起一陣漣漪。

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Ellen Langer做了一個知名的影印機實驗:在一個排著長長隊伍的店裡,她決定向別人請求讓自己插隊先影印,並分別用了三種理由。
「真不好意思,我有5頁紙需要影印,我可以先用嗎?因為我有點趕時間。」這時候,有94%的人答應了。
「真不好意思,我有5頁紙需要影印,我可以先用嗎?」這時候,只有60%的人同意。
「真不好意思,我有5頁紙需要影印,我可以先用嗎?因為我想印。」這時候,答應的人有93%。
第一次跟第三次的比例差不多,但第三個例子的理由卻瞎到不行,一點邏輯也沒有。其實我們的大腦很容易被欺騙,只要簡單提供一個原因,就能迫使對方認知到這是「有理由的請求」而更難以拒絕。生活中,要使某個人喜歡你,那就請他幫你一個忙,從小的事情,從對方能夠輕易做到的事情開始,然後適度的增加難度,並同時給予對等的回饋。你就會發現,這會讓他感受到被認同和尊重,進而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從NBA邂逅紫微斗數

如果你也是個有在關注 NBA 或者是其他運動賽事的朋友,一定會知道在每場比賽結束後,都會有人專門統計各式各樣的資料與數據,不論是針對球隊亦或是針對個別球員,用來作為賽後檢討以及往後比賽戰術策略的參考。以我自己比較熟悉的 NBA 來說,每當比賽結束我都會去研究該場比賽的數據 BOX...